追尋建筑倫理
作者:秦紅嶺 著
出版時間:2016年版
內容簡介
《追尋建筑倫理》收錄這些論文時,并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列,而是按照內容或主題進行劃分?;诖?,《追尋建筑倫理》分為兩大部分,第一部分追尋的是建筑倫理,第二部分追尋的是城市倫理。實際上,無論中西,“建筑”都是一個多義詞,有多種含義。它既是一個名詞,表示建造活動的成果或被建造的對象——即建筑物和建筑藝術,又可以是一個動詞,表示人類的建筑過程、建筑行為或建造活動。同時,當代西方建筑學的概念在不斷擴展,不僅園林和景觀涵蓋其中,甚至延伸至整個城市空間層面。因此,對建筑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擴展到更廣義的層面,即吳良鏞先生所提出的“廣義建筑學”層面,“通過城市設計的核心作用,從觀念和理論基礎上把建筑學、地景學、城市規劃學的要點整合為一”(《北京憲章》)。在此意義上,可以說,城市倫理也是廣義的建筑倫理的組成部分。
目錄
前言 01 建筑有善惡嗎?(外一篇) 反思建筑抄襲風 02 追尋建筑美德(外一篇) 城市地標建筑的好與壞 03立體之書:建筑的倫理敘事 04 宮室之制與宮室之治 05 儒家倫理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 06 禁錮與教化: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性別倫理 07 美善合一:中國傳統建筑審美的 倫理向度 08 建筑、現代性與安居: 卡斯騰·哈里斯的建筑倫理思想 09 建筑從奉獻開始:約翰·羅斯金的 建筑倫理思想 10 環境倫理學視野中的 生態建筑技術(外一篇) 百姓安居呼喚建筑工程倫理 11 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要素 古城重建的是與非 12 全球化語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 再解讀(外一篇) 中國建筑文化:扎根于本土傳統 中面向未來 13 城市規劃的普遍倫理 14 環境倫理視野下低碳城市 建設的路徑 15 城市居住形態 從空間分異走向空間融合 16 住房建設的倫理價值屬性 17 城市公共空間的倫理意蘊(外二篇) 讓城市公共空間充滿人文關懷 城市管理:細節決定宜居 18 城市規劃中的性別意識 19 古典時期雅典城市思想的倫理追求 20 理想主義與人本主義:近現代西方 城市規劃理論的價值訴求 21 走向倫理的城市:埃蒙·坎尼夫的 當代城市設計理論 22 現代城市能否實現樂居?